路徑 : 服務介紹 > 最新消息

2020-05-29 23:09 聯合報 / 記者陳斯穎/新竹報導

中醫大新竹附設醫院腎臟科主任楊雅斐(左)提醒40歲以上民眾可多利用免費成人健檢,篩檢是否有腎臟疾病。圖/中醫大新竹附醫提供
健保署統計2018年醫療支出前10大疾病中,慢性腎病排名第1,年花健保約513億元,洗腎人數突破9萬人,隨著年齡增長,器官功能衰退是造成腎病主因之一。

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腎臟科主任楊雅斐說,腎臟功能有排泄體內廢物、調節酸鹼度、維持體液電解質及骨質平衡等,超過40歲腎功能每年退化1%,水分與電解質改變協調能力較差,加上銀髮族常合併高血壓、糖尿病等慢性病,都會讓老化衰退的腎臟更易受到傷害。

早期腎臟病不會有臨床症狀很難發現,可透過泡、水、高、貧、倦來注意是否有腎臟病徵兆,泡是指泡沫尿,小便出現泡泡代表腎絲球過濾白蛋白功能受損;水是指水腫,體內調節水分或鹽分能力變差就容易水腫;高是指高血壓,可能造成腎功能惡化,腎衰竭則會引起高血壓,因此必須定期量血壓。

貧是指貧血,隨著腎功能惡化腎臟無法製造足量的造血荷爾蒙,進而引發貧血;倦則是疲倦,腎功能不佳會造成體力負擔,容易感到倦怠,長期倦怠就要注意。

楊雅斐說,有這些症狀應進一步檢查,透過抽血可得知肌酸酐、尿素氮與腎絲球過濾率評估腎功能,驗尿可評估是否有血尿、蛋白尿的情形,超音波則可檢查腎臟是否結構異常、變形或有結石等病變。

提醒患者飲食方面要注意禁吃楊桃,否則可能出現惡心、打嗝、嘔吐甚至意識不清而昏迷,並應盡量少鹽、少油、少調味,選擇含纖維質的食物,養成定時定量的飲食習慣。

由於長者常合併多種慢性疾病,需同時服用多種藥物,可主動告知醫師目前服用的藥物,不亂吃來路不明的藥物,楊雅斐也建議患者家屬可製作健康手冊,記錄就醫狀況,以免長輩記性不好容易忘記醫囑,也提醒40歲以上每3年1次、65歲以上每年1次免費成人健檢,透過血液肌酸酐和尿蛋白檢測,才能早期發現及治療。